行业研究
当前上海防疫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周焕德
上海三月初出现奥秘克隆疫情以来,一个多月时间,目前疫情正处于爆发阶段。截至到4月20日,出现了三十多万人例感染,上海的防疫形势十分严峻 。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的组织下,在全国各地关心、支援下,上海全市积极投入抗议斗争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实行了严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使得上海市民生活物质的流通中断,给广大市民在生活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相关部门没有合理的应对办法的情况下,广大市民纷纷开始了自救方式的社会自主管理,小区团购这种应对当前严格封控下市民自救手段应运而生。
由于突发事件而催生的新生事物,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建立起合适的监管制度和管理手段,使得团购和团购物质的传送出现了许多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如坐地起价、哄抬物价、随意抬价等行为比比皆是,让已经深受疫情严格封控严重影响生活的官大市民,又遭受了很大的伤害。出现了有的区内闪送要200元一/单起,跨区达300元—600元/单起,货拉拉起步价要到600元,更有甚者一盒盒饭或一瓶酱油要价200元运费,360元的套菜价只值平时价格60元左右。对这种市场混乱的情况社会各界提出了批评,而在严密封控管理内的住宅小区的市民们在没有其他任何途径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时候只好无奈做出了选择。其次在市场暴利的驱动下外卖小哥带阳送货,造成了其配送物品的阳性感染。外卖小哥让人替代做核酸检测,逃避防疫监管,造成社会疫情的扩散和市民的恐慌。在网上流传的各种帖子里误称这些外卖小哥为快递小哥或快递员,无端给快递员和快递行业带来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为此就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提出几点想法。
一、快递和外卖、闪送等存在着本质区别
首先快递是属于邮政行业范畴。从商殷朝盘庚年代开始,到1912年止,我国以传递皇朝文书和物品为主的邮驿机构,前后存续了2000多年。唐.杜牧《过华清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形容的是唐朝的快递。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快递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1980年7月15日中国邮政在一些发达城市首先开办了国际EMS业务,1984年开办了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93年申通和顺丰快递、1994年天天快递、1999年韵达快递、2000年圆通快递、2002年中通快递等全国性的网络型快递公司相继成立,国家将其划归邮政业,由国家邮政局及其下属的省、市管理机构承担中国邮政快递市场的市场监管职责;
其次快递传递的物品是“有名址物品”,即在每件快件上都书写(或打印)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和通信方式,以及寄件人的同样信息。被寄递的物品进入寄递系统后,所有权归属寄件人所有。而当收件人收取之时,实现了所有权的转移,即寄递物品的所有权转移给了收件人。也就是说,快递系统除了实现物品的位移以外,还实现了物品所有权的转移;
第三快递系统的每一个快递员都隶属于一个快递公司或其加盟的企业,各企业对其所有的成员除了发生劳动和经济关系以外,相互之间还有行政组织管理关系;
第四是快递系统完成一个快递传递,往往要经历网络中的几个生产环节,要借助于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加以完成。
而上述这些特点是当前外卖和闪送等所不具有的。所以,快递员和外卖、闪送等存在一定的本质区别。由于外卖和闪送不具有上述特点,又缺乏监管,所以当社会需求和供给出现不平衡时,就出现了当前的种种乱象。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社会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快递系统和快递小哥所谓,上海快递员基本被封控在小区,至今还没有复工复产呢!
二、将快递小哥封控在小区是对上海快递资源的巨大浪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已经建成了由多家公司共同运行,多平
台、多种组织模式、多管理制度并行的成熟的快递网络系统,它们已经成为上海市民生基础性的公共服务网络,它支撑人们的日常生活,解决社会物质流通,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上海防疫封城,把6万多个快递员封闭的各个小区,使得上海市社会物质的流通能力一下子大量缺乏。而社会的外卖和闪送,由于他们至今没有纳入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社会实体组织的管理,所以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很难管控。因为投送力量的严重缺乏,稀缺的投递资源就出现了坐地起价、市场价格暴涨等现象。建议尽快组织上海快递企业复工复产,将封闭在社区的快递员资源解放出来,由他们在各快递公司的组织下迅速投入上海封城下的生活物质的传递工作,这样可以迅速缓解上海市最后一公里寄递市场劳动力稀缺问题,会立即起到平抑物价,健康上海的市场管理。
所以,建议由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牵头,迅速组织上海市各快递公司部分复工,恢复生产,解决社区居民网上购物的寄递和生活、防疫物质配送。在个快递公司复工恢复生产以后,可以按小区由各家公司协商各自负责一个小区内的物质配送,设专职的配送员,作为现有志愿者的替代,解决小区物质配送的长期持续发展问题。当前团购物品价格在原产地降价的情况下,却几倍高于平时的物价。应当通过快递企业劳动能力的释放,平抑市场物价,解决市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同时让六万多个快递员解决生活收入来源,对国家、对社会、对快递员都有利。
解决上海封城后市场混乱,物价暴涨,民不聊生问题,是上海市政府当前应急需解决的关于民生的重大问题,建议应尽快研究并尽早组织实施。
三、上海邮政快递业积极投入保供工作,为上海市防疫工作作出贡献
自上海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市各快递公司和封控在小区内的许
许多多快递员,积极投入上海市的抗疫保供的工作中。
疫情发生以来,中通公司上海各区域网点集结力量,全力出击,参与社区的支援服务中。他们有的为社区提供物质运输、分拣服务,有的积极参与物质的投送,有的为社区的老人配药、送药;
顺丰公司为完成上海生活物质包公企业的任务,在上海市内外设立了处理生活物质保供中转站,“陆海空”全部出动。仅4月5日到10日,顺丰无人机在金山区助力运送1500余件应急物质,飞行里程逾560公里;
根据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部署,上海市邮政分公司与上药集团联手,启动了药品配送保供绿色通道,解决封控期间广大市民的配药问题。他们实施了“市民网上下单+邮政送达街镇+接力配送到户”的模式,解决部分市民缺药的难题。作为上海市托底保供的主力军,上海邮政已经累计运送保供物质5000多吨,服务各类小区2000多个,服务惠及市民200多万人;
封控小区内的快递小哥,积极投身于防疫、防控第一线,努力发挥快递员分拣、派送的专业优势,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圆通公司上海长宁区福泉网点负责人蔡小兵带领网点几个快递员一起投入志愿者工作,帮助附近小区居民分发所需物质。他们还利用原妈妈驿站的优势,帮助附近小区居民组织团购,快递小哥从原来的六名发展到40名,得到服务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顺丰快递公司7为封控在上海市普陀区“真西新驰苑”小区的快递员,他们主动组织起来作为志愿者投身于小区防疫工作,由于这小区是属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小区,老年居民居多,为了服务于小区居民,他们自身生活物质保供尚无落实的情况下,经常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工作,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结束。他们任劳任怨的工作,认真、悉心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受到了所在小区居民和居委的同声赞扬。
所以,上海各家快递企业有心愿,邮政快递系统有能力,希望市政府应该尽快将这支力量组织起来,让其为上海市防疫保供工作出力,同时也是解决这六万多劳动者的生计,这应该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本文中关于快递员和外卖、闪送的区别,参考了徐勇先生提供的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