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快递业务年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综合2017年以及2018年1-11月份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规律和调研辖区企业12月业务发展情况,2018年上海市快递业务年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上海是全国邮政业的发祥地,也是快递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邮政体制改革,快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不断跃升新台阶。上海快递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呈现出四个明显特征:一是体量较大。近年来,上海快递业发展迅猛,一直处于全行业的领先地位。2008年全市快递业务量为2.9亿件 ,业务收入为81.4亿元,2018年全市快递业务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二是总部众多。全国快递企业有七家上市公司,其中总部在沪的有五家,多家快递企业全国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上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快递总部经济和“民营在西、国有在中、外资在东“的发展格局,上海已成为全国快递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三是网络健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注册企业约1550家,备案分支机构约900家,转运中心31家,拥有自动化分拣线20余条。上海快递服务网络已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较早实现了村村通快递。四是融合度高。目前快递业正走向与金融、电商、网络零售等行业的联动发展、深度融合,业务不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企业正向服务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综合物流运营商转变。
2018年上海市快递业发展稳健,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上海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送审稿)》,于12月10日通过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拟于近期印发实施。 将进一步解决电子商务和快递业两者协同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出台《上海市快递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作为《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的专项规划之一,为全国邮政行业第一个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有效衔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确立了“三片、两园、多中心”的快递物流设施空间布局,提出了四层基础设施体系。快递末端工作纳入上海市《2018年电子商务重点工作》,将智能快件箱纳入《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中,落实快递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快递乡镇覆盖率100%,正逐步推动直投到户。印发《关于推进本市快递网点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网点标准化率已达91%。“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上海邮政快递枢纽中心建设被写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为快递业开放共享和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撑。申通与eBay、中通与与全球速卖通和淘海外、圆通与物流企业Fetchr等企业合作,部分快递企业开通了多条国际航线,向外发展步伐不断加大。绿色快递有序推进。本市品牌规模企业的电子面单使用率已超过95%,“三通一达”等企业的分拨中心已开始使用绿色可循环的集包袋,UPS等企业运用价格手段提高包装成本,引导客户主动减少包装量或者使用循环包装,顺丰研发“丰·BOX终端循环包装箱”试点可多次重复使用。本市已投放使用新能源车1569辆,新能源车辆使用得到广泛接受并逐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