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解读
“十四五”时期是奋力开启现代化邮政业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上海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促进上海邮政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发挥邮政业基础战略性作用,推动普惠民生、提升流通效率、服务生产生活、促进创业创新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按照国家邮政局的统一部署,于2021年9月颁布实施了《“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邮政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总结并积极吸取“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经验,描绘了“十四五”时期上海邮政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开展《规划》宣贯动员部署工作,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凝聚合力,全面抓好《规划》的宣贯落实。以下从三个方面对《规划》进行解读。
一、上海市邮政业“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三五”期间,本市邮政行业聚焦“门户高地、安全监管、转改增效、产业融合、末端服务、智慧邮政、交邮联动、行业诚信、人才队伍、区域联动”十大重点工程,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管服”改革为行业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推动行业业务结构变革、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格局拓展和技术模式创新,加快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两地、三中心”国际化大都市现代邮政业,打造上海邮政业“一体两翼”空间格局新优势,上海邮政业行业规模、产业能力、服务水平、创新活力、竞争实力实现新跨越,基本形成总部功能凸显、主体活跃多元、科技创新赋能、服务优质高效、绿色安全集约、政策保障有力的发展格局。
截至“十三五”末,上海邮政业业务收入、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503.4亿元和1428.2亿元,均位居全国第二,年均分别增长24.3%和25.7%;行业日均服务2200万人次,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凸显;邮政网络覆盖深度全国领先,率先实现村村通邮通快递,建制村直投到户比例达到79.1%,国际网络通达国家和地区大幅增加。期间,青浦区被授予“全国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区”,总部集聚优势不断释放,五家企业先后改制上市并成功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智慧邮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行业运行平稳有序,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有效确保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寄递渠道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
上海局高度重视并及时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于2019年底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业务处室、各派出机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实施。编制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坚持问题导向,周密部署、细致安排、精心制定,确保了“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规划编制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一)研判现状趋势,明确目标任务。
编制领导小组结合本市实际,制订出《上海市邮政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工作和进度安排。及时开展规划委托工作,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研究机构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作为规划支撑单位,及时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编制领导小组围绕“十四五”时期邮政业发展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梳理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地方相关规划政策文件,广泛收集涉邮问题研究成果。对属地总部企业、基层网点、辖区“两进一出”重点企业、行业关联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及时跟进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坚持开门编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3次,联合交通委召开企业座谈会4次,国家邮政局、相关委办局书面意见征询各2次,局内专题会议4次。在局网站和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上海市邮政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向行业内外65位专家发放书面征求意见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十余条。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研究批改规划文稿,严把规划编制质量。
(三)加强衔接联动,提升实施效果。
上海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把规划衔接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先后与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交通委和房管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多次研究和反复沟通,加快推进青浦区全国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快递“两进一出”工程、智能配送设施网络布局和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等邮政快递业重要内容均已纳入16个市级相关规划42项内容中,确保规划顶层设计层面衔接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三、《“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上海市邮政业“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发展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举措四部分。
(一)发展目标
《规划》指明了“十四五”时期上海市邮政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到2025年,邮政业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50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2450亿元,行业日均服务超过3000万人次,年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6000亿元。基本建成高端要素集聚、机制模式创新、辐射带动强劲的全国邮政业改革创新引领区;基本建成设施资源联动、产业深度融合、监管服务一体的长三角转型提效示范区;基本建成枢纽功能凸显、品牌效应增强、综合能级提升的国际高端服务先行区;基本建成上海邮政快递国际枢纽中心,为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为在全国率先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服务、高效能治理的现代邮政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
坚持创新引领。充分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关键设施装备的研发运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大幅提升自主创新研发投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供需适配。把提高邮政业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作为主攻方向。着眼生产生活发展需要,丰富服务品种,提供更弹性更精准更多样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行业瓶颈问题为关键点,围绕末端布局、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进一步夯实邮政业的发展根基。
坚持区域协同。加快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产业布局、重大平台、标准规范等多个领域协同对接,打造跨区域高质量邮政业服务体系,为落实好国家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低碳发展、集约发展和循环发展。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导向,全面加强邮政业生态环保工作,大幅提高环保材料应用水平及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
坚持服务初心。显著提升服务水平,消费者满意度逐步提高,服务智能化、定制化程度明显提升。产品结构更加多元,服务更加优质,效率更加高效,更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三)主要任务
1、坚持普惠便利,提高邮政服务水平。
聚焦“五大新城”,加快构建城市邮政综合服务生态圈,推进城乡、区域间邮政服务协调发展。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建立联接区域、覆盖城乡、通达农村的寄递网络。加强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物品流通、电商、金融、保险等多样化服务,推动邮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整体质效。
2、优化网络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统筹,推动基础网络设施资源有效整合优化配置,推动邮政快递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加强与国际国内物流枢纽间的业务对接、标准协调和信息互联,构建联通内外、交织成网、高效便捷的寄递网络体系。优化末端配送设施合理化布局,加快补齐网络末端基础设施短板,构建高效便民的末端服务网络,实施末端标准化工程,提升末端网络集约化水平。
3.强化总部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总部经济能级,大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总部,建设具有“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显著优势的快递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总部资源配置和要素集聚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快递品牌。鼓励企业设立功能性总部、研发类平台和创新联合体,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业态融合发展,构筑总部经济发展新高地。
4.推进“快递出海”,做大做强国际业务。
推进上海邮政快递国际枢纽中心建设,依托浦东、虹桥双枢纽,持续完善邮件快件进出境基础设施,优化国际邮件快件处理中心布局。加强与国际快递企业、航空货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优化海外网络布局,鼓励邮政快递企业深耕东南亚和东北亚市场,以小循环促进大循环,共同构建高效、稳定的国际寄递运输网络。
5、加快科技创新,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聚焦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巩固行业发展科技高地。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邮政业的深度融合,以服务优化为导向,以大数据决策为核心,逐步整合构建智能型邮政业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推动邮政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6.践行环保理念,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按照绿色化、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邮政业生态环保工作。推动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要求,积极建设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和绿色园区,鼓励企业健全生态环保管控制度,加大对绿色快递包装研发生产、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等重点项目投入,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行业实际的低碳环保技术装备。
7、创新治理方式,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持续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健全邮政快递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探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行业治理,提升全覆盖、全过程的行业治理能力。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监管新格局。
8、加强区域联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优化区域协作网络布局,以联接畅通长三角循环为切入点,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顺畅、功能集成的寄递网络体系。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推动区域服务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邮政业区域服务一体化发展。
9、夯实安全基础,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强化行业安全监管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放在首位。深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行业安全责任体系和权力清单制度。加强邮政业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全面提升安全监管工作综合效能,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四)保障举措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上海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加强非公快递企业党建工作,搭建快递行业党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地方党政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快递行业协会、市场主体作用。加强行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关心关爱“快递小哥”,弘扬“小蜜蜂”精神,不断培育选树行业标杆,打造行业品牌文化,提升全行业精神文明水平。
2、加强组织协调保障,完善制度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本市促进邮政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做好邮政业规划推进、政策制定、资金安排、资源整合等保障工作。完善邮政业相关制度政策体系建设。注重行业发展规划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类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完善邮政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强化发展要素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区域内土地规划、用地计划的衔接,统筹安排快递类专业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等设施用地。探索建立邮政业发展转型引导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邮政业发展。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行业人才支撑体系,加快培养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劳动者大军,加大国际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引导企业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激励核心人才,实现快递人才市场充分竞争。进一步加强权益保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国家邮政局关于邮政业发展新要求、新定位、新思路的行动纲领,是贯彻落实《邮政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全国邮政业规划以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时代脉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力推进“两进一出”工程。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的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行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网络均衡发展;注重创新引领,推动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开创邮政快递业下一个五年辉煌。
一图读懂《“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 详见另页
《“十四五”上海市邮政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